卫生部:首例狂犬病病例不会造成公共卫生威胁,但前往部分国家需谨慎

上周新西兰卫生部已确认新西兰出现首例狂犬病病例(海外病例)。

NZ's first rabies death recorded, overseas traveller dies in Auckland

卫生部宣布,这名海外旅行者于两周前死于狂犬病,但这名病患不会对新西兰公众构成健康风险。

公共卫生主任Nick Jones博士表示,狂犬病的人传人的案例极为罕见,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人传人的先例,因此新西兰公众不会面临风险。

据了解,该患者是在海外感染的狂犬病,随后入境新西兰后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出确诊该病毒。

化验结果证实,该病例是新西兰首例狂犬病病例。但由于新西兰社区内的动物或人群中没有携带狂犬病,这个病例不会改变新西兰本地无狂犬病的状态。

“然而,旅行者应该知道,全世界每年都有数千例人类狂犬病病例报告,包括我们所在地区的一些国家,”Nick Jones博士说。

卫生部建议前往狂犬病流行国家的新西兰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前往农村地区、可能与动物接触或逗留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新西兰人。

所有旅行者都应避免在有狂犬病的国家接触动物,尤其是狗和蝙蝠。

如果在有狂犬病存在的国家被动物咬伤,应尽快就医。

人类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动物深度咬伤或抓伤后染上狂犬病,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患狂犬病犬类传播至人。

非洲和亚洲面临最沉重的人类狂犬病负担,其狂犬病死亡人数占全球狂犬病死亡总人数的95%。

美洲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犬类传播,蝙蝠现在是造成美洲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还成为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项公共卫生威胁。

人类由于接触狐狸、浣熊、臭鼬、豺、猫鼬以及其他食肉性野生宿主后出现的死亡情况极为罕见。另外,据知没有关于在被啮齿类动物咬伤后患狂犬病的病例。

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

通过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现象很罕见。人类因摄入动物生肉或其他组织而感染狂犬病从未得到证实。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