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华人朋友们,大家最近有没有留意到电价的变化?
如果还没注意,那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了——2025年,家庭电费可能会大幅上涨!
专家预计,今年电价上涨的压力来自三个方面:批发电价、低用户电价计划的取消,以及电网费用的上涨。
今年不论家庭人口多少,每个月的电费账单都会让人感到“肉疼”。
批发电价上涨:
是消费者买单
新西兰的电价由多个因素决定,其中批发电价是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电力公司从发电商那里买电的成本。
新西兰知名数据分析公司Infometrics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奥克兰Ōtāhuhu的批发电价预计将达到25纽分/千瓦时,比2024年的20纽分/千瓦时上涨25%。
Infometrics首席数据预测师Gareth Kiernan指出,而且这波涨价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从2019年开始,新西兰的批发电价就一路走高,短短五年里,长期电力期货价格已经翻倍。
电力公司当然不会自己承担这个上涨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居民的电费账单上。
低用户电价计划取消,固定费用大涨
低用户电价计划(Low-user scheme)本来是为了帮助用电量少的家庭,比如单身人士、小家庭或节能用户。
但政府认为,这一政策“照顾错了人”,反而让低收入、大用电量的家庭(比如多孩家庭)承担了更高的电费。
于是,近几年,政府开始逐步取消这一计划。
今年4月1日,低用户电价的固定费用上限将从1.20纽币/天提高到1.50纽币/天。
这个调整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你家原本享受低用户电价政策,每天的固定费用上调0.30纽币,一年下来,账单固定部分就要多交105.50纽币!
政府的设想是,提高固定费用的同时,降低电价中的“变量部分”(即每千瓦时的单价)。
但到底能不能真正抵消涨价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电网费用上涨
每月再多10-25纽币
去年11月,新西兰商业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批准了新西兰国家电网公司Transpower以及各地配电公司的涨价申请。
这意味着,负责输送电力的基础设施费用也要上涨。
预计这一部分的成本增加,每个家庭每个月的电费账单可能要多出10-25纽币,年累计增幅在120-300纽币左右。
原因包括利率上涨、通货膨胀,以及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增加。
简而言之,电网公司也要面对更高的成本,而最终这些成本都会体现在我们的电费账单上。
电费上涨后
普通家庭要多花多少钱?
如果把这几项涨价因素加起来,大家可以大致估算一下普通家庭的额外支出:
取消“低电量用户优惠” → 每月多花8.80纽币(每年多105.50纽币,折算每月)
电网费用上涨 → 每月多花10-25纽币
综合来看,一个普通家庭每月的电费账单可能比去年高出20纽币左右,一年就是240纽币。
对于不少华人家庭来说,这相当于几次超市大采购,或者一两次加油的钱,无疑会增加生活成本压力。